業內人士公認,煤炭冬儲的價格問題,猶如一道魔咒,一直困擾著采購經理人。通過2013年煤炭價格走勢變化,我們可以看到魔咒的具體表現。
2013年上半年,煤炭價格承接上年走勢一路走低,到去年9月進入筑底階段。正當煤炭采購方為煤價“旺季不旺”而歡喜之時,煤價也悄悄地開始了小幅爬升。2013年11月25日,環渤海地區主流動力煤品種——發熱量5500大卡/千克動力煤突然出現連續4周的快速上揚,到2013年12月25日,綜合平均價格報收631元/噸。經過連續11周的上漲,動力煤價格累計上漲了101元/噸,漲幅達19.1%。一時間,煤炭市場又出現價格上漲、資源緊張的局面。 煤炭冬儲的魔咒,可以用市場之手來破解。 通過對2003年至2013年11年間秦皇島5500大卡/千克動力煤周價格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到,在2003年平衡市中,煤炭價格呈現典型的“W”形走勢,迎峰度夏和冬儲明顯推高了煤價。 在2004~2011年煤價持續上漲過程中,盡管中間呈現一定的價格波動,但是冬儲魔咒年年歲末催動煤價上漲。即使在2012年煤炭市場在連續10年上漲后出現大幅度逆轉的情況下,冬儲開始煤炭價格也如著魔一般突然止住下滑的腳步,開始走平,并隨后出現小幅反彈。 由此可見,冬儲魔咒仍然是供需矛盾的集中體現。造成冬儲煤炭價格上漲有以下幾個具體因素:由于北方取暖供電供汽造成煤炭總需求出現明顯的季節性增長;煤礦春節長假停產造成煤炭總供給出現明顯的季節性縮減;冬儲階段適逢中國傳統節日春節,長達40多天的春運多達數十億人次的大遷徙需要大量的運輸資源,煤炭的鐵路和公路運輸受到制約,遭遇運力瓶頸;煤電博弈。 經過2012年至今的這輪煤價下跌、經營洗牌,大型煤炭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話語權增強。大型煤炭企業利用冬儲時機,掌控煤炭產量和重點港口庫存以及發運節奏,推高煤炭價格,在和電力企業進行年度合同談判的博弈中,搶占制高點贏得先機。 面對大型煤企的市場運作,煤炭消費企業應該主動用市場之手破解冬儲魔咒。其他措施首先是削峰填谷,化解供需矛盾。煤炭消費企業可以利用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初迎峰度夏結束和冬儲尚未開始的間隙,提前組織冬儲煤炭采購。這樣可以充分利用煤炭生產旺季價格處于季節性谷底的時機提高企業煤炭庫存避免煤炭需求集中釋放,緩解中小煤礦春節減產造成的供需矛盾,并規避春運運力瓶頸。 其次要合理利用價格杠桿獲取資源。在冬儲初期以主動小幅提價的方式快速獲取煤炭資源,避免在冬儲后期出現被迫連續提價而資源獲取困難的被動局面,規避斷供風險。 再次,可以組織煤炭進口,反向調節煤價。盡管煤炭進口交易、運輸周期較長,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市場環境中,國內煤炭價格持續大幅回升和近期國際海運費用下降,必然刺激煤炭進口量增加。大型煤炭消費企業可以組織煤炭進口,反向調節煤價。 最后,可以考慮運用煤炭期貨鎖定資源、套利。2013年9月煤炭期貨在鄭商所上線,這種新的煤炭交易方式不僅將成為煤炭采購的一種重要輔助方法,而且將成為煤炭消費企業降本增效的金融利器。 由于期貨具有價格波動大、杠桿倍率高的特點,煤炭消費企業可以用很少的保證金在煤炭價格較低時鎖定大數量的資源,在現貨供應出現困難時利用期貨實物交割作為補充。同時也可在出現冬儲價格較大漲幅時賣出平倉實現套利,也可反向操作對沖風險實現降本增效。作者:佚名 中國石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