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5
從以下三方面來看我們石油資源集中分布的地區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準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占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83.64%。
→
2013-04-25
石油里的成分主要是碳氫化合物
石油里的成分主要是碳氫化合物,但同時還有不少含有硫、氮和氧的化合物,以及微量金屬。它們大多是有害的物質。無論從環境保護,還是從設備安全上看,毋庸置疑,硫是石油的大敵。石油中的含氧化合物大多帶有酸性,盡管石油酸有些特殊用途,但是在石油產品中還是屬于有害成分。由此可見,這些雜質是非除不可的。
→
2013-04-25
我國是天然氣工業增儲上產的主要接替資源之一
10月12日,中國石油首個高含硫氣藏開發技術國際交流會在成都舉辦。這次會議由集團公司高含硫氣藏開采先導試驗基地與西南油氣田公司共同舉辦,以高含硫氣藏安全、清潔、高效開發為主題,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科技創新與進步。
→
2013-04-25
解析雙金屬復合管焊接技術
截至10月18日,塔里木油田克深2區塊地面工程16千米大口徑雙金屬復合管焊接一次合格率達80%以上,首創大口徑雙金屬復合管焊接合格率最高水平,達到國內領先。近年來,塔里木盆地油氣藏的硫化氫、二氧化碳等各種酸性有害介質的腐蝕問題是困擾塔里木油氣開發的一項難題。塔里木油田開展技術攻關,大力推廣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產品——雙金屬復合管。
→
2013-04-25
天然氣管網腐蝕檢測預警系統已成功研發
采氣一廠是新疆油田唯一專業化天然氣生產和管理單位。遍布準噶爾盆地生產作業區內的埋地天然氣管線縱橫交錯,而管線腐蝕控制的方法和有效實施是確保油氣安全生產的重要一環。針對各個氣田集氣管線、輸氣管道的特點,采氣一廠工藝研究所在瑪河氣田進行現場腐蝕檢測數據采集,通過詳細論證,不斷優化,完成了天然氣管網腐蝕檢測預警系統研發。
→
2013-04-25
你了解原生態石油污染修復技術嗎
在日前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暨博覽會上,由天津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周啟星教授承擔的中低濃度石油污染土壤原位植物修復基礎研究項目引起關注。
→
2013-04-25
淺析西部萬億煤化工審批或提速問題
“新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需求與其所在地水資源分布情況極其不協調,萬億待批煤化工項目大多布局在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區,這將進一步引發這些地區嚴重的水資源危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水循環與水文程研究室主任宋獻方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
2013-04-18
2011年全年中國累計進口大豆5264萬噸
分析人士指出,2011年中國大豆加工業長時間處于虧損期,加上沒有2010年停止進口阿根廷豆油間接拉動中國進口大豆的刺激性因素,大豆進口量因此反常減少,但是2012年大豆進口量將回升至5600萬噸左右。
→
2013-04-18
“成都產業園的投產將進一步完善中糧集團的區域布局
據了解,產業園落戶成都是中糧集團推進全產業鏈戰略的重要舉措。作為中糧集團全產業鏈戰略指引下的首個樣板產業園項目,成都產業園占地面積1253畝,項目包括年加工60萬噸小麥等項目,最終將形成150萬噸糧油加工、47.7萬噸糧油倉儲、129萬噸糧油貿易的周轉規模。
→
2013-04-18
2011年中國進口大豆5300萬噸,進口額為300億美元
目前,大豆進口是中國繼石油、鐵礦石和銅之后最大的大宗商品項目,2011年中國進口大豆5300萬噸,進口額為300億美元,行業內人士一致預測今年中國進口大豆將超過去年。
→
2013-04-18
據悉本周國內油料市場整體較為平穩
本周以來,農產品期貨也出現了不同幅度的調整,豆類、油脂板塊震蕩偏弱,其中大豆、豆粕表現抗跌,而油脂延續之前的回調行情。業內人士稱,期貨價格有繼續向現貨價格回歸的需要,近強遠弱的格局存在合約套利機會。
→
2013-04-18
金龍魚方面稱,花生油是油脂市場的“小油種”
據悉,金龍魚7月初已經下發調價通知,對旗下花生油產品平均調價8%,預計7月底零售終端會完成該價格體系的調整。而就在今年4月初,金龍魚已將花生油出廠價上調8%,福臨門的花生油價格上調8%左右。
→